临沧市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地理区位、地形特点、多民族构成等多重因素,导致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以来,临沧市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全方面提升教育质量,创新“融、引、培、联、研、督”工作新机制,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让边疆民族地区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在北京大学2023年开学典礼上,来自临沧市第一中学的优秀毕业生陈浩伟作为本科生新生代表上台发言。从临沧佤山到北大燕园,慢慢的变多和陈浩伟一样的佤山学子走出大山,迈入理想大学。
去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临沧一中学生共17人,临沧一中先后被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列为“优质生源基地”“优秀生源基地”。这所边疆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从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临沧基础教育的“黑马”,更是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成果的典型缩影。
近年来,临沧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强校”“名校”的示范带动。以临沧一中为代表的龙头学校充分的发挥“头雁效应”,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创新提质。
在临沧市范围内开展高中教育集团化办学,由市一中向各县(区)一中选派校长、副校长等管理人员,推动建立覆盖广泛、形式多样的区域、城乡、校际结对关系。各县(区)坚定“一盘棋”抱团发展思想,组建以县(区)一中、中心完小为龙头的城乡学校共同体,实现每所乡村学校都有城区学校对口帮扶,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研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校常规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做校际合作,做强做大临沧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实现省一级幼儿园、一级高完中市、县(区)全覆盖。
临沧市抓住“引培结合”这一关键点,依托挂钩帮扶临沧市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和部门,实施引进高中教育人才援建边疆帮扶临沧计划,自2018年起每年投入近2000万元,聘请中东部发达地区已退休普通高中教育人才,援建帮扶临沧市8县(区)一中,助力临沧教育管理理念、教育教学实践的改革创新,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本土人才。同时,临沧市依托临沧一中教育管理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强化培训提升,锻造“有情怀、懂教育、善管理”的教育管理队伍和“有激情、敢担当、肯付出”的教师队伍,打造了一支临沧教育铁军。
深冬时节,临翔区青华幼儿园的校园里仍是一片生机盎然景象。种植园里,木瓜、芒果、芭蕉、树番茄、咖啡等果实挂满枝头,等待着孩子们采摘。
地处傣族村寨的这所幼儿园结合自己特色,在校园里开设农耕劳动教育课堂,通过“包地到班”,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农耕乐趣,将劳动之美从小根植于心间。
一直以来,临沧市坚持“五育并举”,积极地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聚焦学生全面发展,重视科学技术创新和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结合各级各类学校特色,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活动氛围,丰富课后服务的载体和形式,促进佤山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目前,临沧市有全国文明校园3所、省级文明校园14所、市级文明校园298所,100名教师被授予临沧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教师”称号、500名学生被授予临沧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青少年”称号,建成4所“2023年云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试点示范校”。
2020年10月,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中心完小开设第一个足球特色班,为佤山少年的足球运动种下希望的种子。2022年,在“卡迪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上,他们分获U8和U9组的冠亚军,希望的种子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这所学校,还有一支响当当的“佤山少年创客队”。2022年,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全校51名学生参加比赛,其中2名学生摘得复赛一、二等奖,1名学生获得决赛三等奖。
“小河从我家门前流过,牛羊哞咩咩上山坡,小鸟叽叽喳喳飞出了巢,国歌嘹亮梭哆哆……”在第九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年度盛典上,由佤山少年合唱团演绎的《佤山少年》,惊艳全场国内外嘉宾。
从佤山少年足球队、少年网球队,到佤山少年创客团队、少年合唱团,慢慢的变多的佤山少年以更精彩多样的方式打开未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陈怡希)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